罗永浩押注背后,眼镜赛道冲出量产万的深圳玩家

罗永浩押注背后,眼镜赛道冲出量产万的深圳玩家,第1张

罗永浩押注背后,AR眼镜赛道冲出量产3万的深圳玩家

文/江宇轩编辑/谭璐

"双子座在金牛座的东边,巨蟹座的西边,在那里!"

电视剧《请叫我导演》中,女主角戴着一副墨镜形状的时尚配饰,从天台仰望城市之星空,寻找自己的星座。

(《请叫我导演》截图)

这不是科幻场景——如今戴上ar智能眼镜就能体验到“星空空地图”这种新奇的功能。

赛马场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罗永浩创业的热情还未消散,国内厂商已经率先完成了品牌定义、产品策划、RD检测、质量认证、生产销售的闭环商业化。

成立于2020年的INMO影院科技,专注于C端产品,选择了“无线一体机+光波导显示技术”的高难度产品路线,研发并上市了国内首款量产的消费级AR眼镜INMOAir,国内售价2999元。

外观与普通太阳镜相似,重量不到80g,集成了视频、导航、翻译、语音提示等休闲商务多维功能。今年618期间,INMOAir拿下了京东智能装备商品交易畅销榜TOP1和天猫XR装备类目TOP1。

“与大多数智能眼镜专注于听歌和通话不同,视觉交互是AR智能眼镜的核心。估计不用三年就能达到10万的出货量水平。”INMO电影科技联合创始人、CMO陆抑非在接受21CBR专访时表示。

消费者AR新路径

近两年,“元宇宙”概念兴起,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投资人大举进入XR行业。

作为定制科技时尚,INMO Air AR智能眼镜不同于主流B端产品,在“消费级”和“日常使用”上做文章。

首先要实用。

轻薄是消费者下单并长期佩戴的决定性因素之一。INMO空气的总质量只有79克,几乎和鸡蛋一样大。它包括镜头,500万像素的摄像头,以及带有芯片、电池、触摸屏、扬声器和其他组件的镜腿。

其外观与普通墨镜或黑框眼镜无异。“有些厂商推出了AR头戴产品,看起来像头盔,用数据线连起来很难天天戴着出街。基于日常眼镜的外观,INMO是国内唯一一款独立使用或无线连接其他设备的。”陆抑非介绍道。

其次,必须有丰富多样的使用场景支撑。

INMO航空可以使用的功能场景涵盖日常通勤、商务办公、影音娱乐等。

最令人兴奋的是用户的积极反馈。“有一个教育行业的用户,可以在上下班途中复习资料和备课,提前通过电脑向INMO航空传输稿件,在课堂上使用眼镜中的文档应用打开提词器,这意味着增强现实的形式是有价值的。”

以导航功能为例,INMO航空提供了高效、安全的“第一视角”。用户无需分开看路况和导航,眼睛专注于路况,同步获取动态导航信息。

此外,设计和相应的功能突出个性。

眼镜配的是出厂的可拆卸太阳镜,可以换成平光镜片,也可以自制成近视、偏振光、防蓝光镜片。

INMO航空的视听交互方式包括智能语音、3DoF头控和触摸面板,外观酷炫的转接环INMO环可以单独购买。滑动翻页比使用太阳穴控制更隐蔽,更日常。

但陆抑非坦言,“理论上手机应用可以在眼镜上‘运行’,但一些重度游戏用手机玩还是会发热,更别说一副眼镜了。现阶段我们的电池容量、芯片、计算能力都不能和手机相比。”

愿意为“修炼部”买单的人还真不少。去年7月,INMO航空在海外众筹平台Indiegogo上进行了首次测试,最近又在日本的Makuake平台上进行了众筹。不到十天,它的销售额就超过了一百万元。

技术壁垒很巧妙

“AR的早期RD需要大量投资。2020年底从酷派集团独立融资,核心团队补充华为、小米、TCL、海思等手机产业链企业成员。目前60多人的团队中,RD人占70%,智能穿戴、ar领域专利近百项。”陆抑非说。

它也是一种可穿戴设备。你为什么爱AR眼镜?陆抑非的答案是,AR有望成为下一代移动硬件终端。

“手环手表只能戴在手上,屏幕小,逐渐成为监测运动和健康的终端设备,局限性很大。AR智能眼镜的内部逻辑和手机一致,有系统,有软硬件部分,有丰富的内容应用,可以理解为把手机戴在眼前。”

根据IDC的数据,2021年全球AR设备出货量达到28万台,市场规模为5.62亿美元(约合37.8亿人民币)。目前国内涉及的厂商有很多,华为、小米、OPPO、vivo等。,以及垂直AR眼镜厂商Nreal和Rokid等。

突出重围,吸引订单的核心壁垒在于技术突破。

从0到1,INMO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制作无线轻量级AR智能眼镜的难点之一是如何平衡电池续航和计算能力。”陆抑非告诉《21世纪英文报》说,这种设备不耗电,而且功能足够强大,所以很难两者兼得。

为了保持外形轻薄,同时将具有保障功能的零部件“集中”在车架腿上,INMO在零部件设计和材料结构的优化上下了很大功夫。

在降低电池体积和质量的基础上,为了保证更长的待机时间,必须降低功耗。当电流功耗降低0.1 mA时,产品的使用时间可延长40分钟。为此,团队做了数千次测试。"这个团队坚持制造好产品的独创性。"陆抑非是这样描述的。

目前INMO Air累计待机时间延长至55小时,最长连续使用可达5.5小时。

参见轻薄章节及其核心部分波导。INMO航空的AR显示器采用了INMO和龙晶光电首创的垂直阵列光波导技术,在你眼前形成一个60英寸的AR虚拟屏幕。波导厚度只有1.5mm,低于业界普遍的2mm。

其特点是光线像阵列一样垂直投射,使他人看不到智能眼镜的显示内容,但佩戴者的视野却一览无余。“显示效果更清晰明亮,透光率高达83%。从外面看,没有光栅,几乎无法察觉这是一个黑科技设备。”陆抑非补充道。

内容生态朋友圈

使用一副日常佩戴的AR智能眼镜探索超宇宙生活,除了底层技术,还要有内容生态的支持。INMO需要做的是根据用户的需求找到更合适的内容合作伙伴。

INMOAir搭载的“INMO OS”是基于Android深度切入的自有软件系统。除了INMO开发的交互应用,它也适用于第三方Android应用。高兼容性允许用户在娱乐、休闲和商业功能上有更多的选择。

“以系统为基础,将应用软件插入不同的花和叶中,包括INMO自研软件、与外部厂商联合研发的成果,以及直接从外部厂商接入的内容。”陆抑非比喻说,“系统会不断更新,OTA(空下载技术)一个月升级一次。”

INMO的客服告诉记者,眼镜应用包括有道翻译、QQ音乐、喜马拉雅、WPS、懒人听书、哔哩哔哩等安卓手机可以下载“in molens”APP,连接蓝牙,这样你就可以筛选和使用移动终端应用了。苹果iOS系统的应用程序预计将于9月推出。

加上内容的生态布局,公司成立了开发者中心“INMO星球”,与内容厂商合作,邀请第三方应用制作商入驻。"数十、数百名具有开发能力的极客加入了交流和共建."在陆抑非看来,这一尝试有望成为INMO业务增长的驱动引擎。

此外,资本加持也有利于内容生态池的扩大。在INMO近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中,文志集团作为独家投资方,拥有陌陌和探索者两位大将,业务端有直播和手游,将助推INMO社交娱乐内容的发展。

订单源源不断,交货也要跟上。据透露,INMO空气的年产量已达到20000-30000台。陆抑非估计,“2024年,我们的出货量将是10万台,五年后将突破百万台。”

IDC预测,到2025年,中国AR设备出货量将达到近400万台,或成为全球单一最大市场。

INMO的新产品Air II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推出。“多人互动社交游戏是AR的‘杀手级’应用方向之一,我们期待更丰富的互动应用。”这是INMO电影技术的下一个目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38150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8
下一篇 2022-08-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