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鱼在青海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湟鱼在青海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第1张

青海湖的困局:洄游鱼群大量涌现,“老土著”湟鱼陷入危机?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湖水碧蓝清澈,就像一块镶嵌在青藏高原上的蓝宝石。湖泊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美丽的风景,还在于它巨大的蓄水能力和独特的生态地位。

青海湖平均水深21米,东西长105公里,宽63公里,堪称“亚洲水塔”上的“超级水库”。卫星监测显示,青海湖蓄水量仍在增加,湖岸线不断扩大,湖面越来越宽。2021年9月底,湖面达到4625.6平方公里,为2004年以来最大。


青海湖

青海湖的生态地位不可替代。古代青海湖叫西海,北方的贝加尔湖叫北海。这两个湖和东海、南海一起,形成了“东、西、北、南”四个海。青海湖作为我国西部最大的水面,孕育了独特的生态系统,成为“高原物种基因库”,形成了“水-鱼-鸟”协调的特色生态系统。

青海湖出现黄育浅滩。

在青海湖,有一种鱼不得不提。它就是著名的青海湖黄育,学名为青海湖裸鲤。


青海湖的黄育

黄育在青海湖生态链中占据核心地位,它和青海湖一起生长,是你中有我的关系。从生物量来看,黄育托起了青海湖鱼类资源的主体,占资源的95%以上,历史峰值储量达32万吨。

根据2021年监测结果,黄花鱼资源量已恢复至10.85万吨,较2020年增加0.85万吨,是保护初期的近42倍。


青海湖的黄育

湖区生活着许多高原鱼类,如斑背高原泥鳅、长头泥鳅、硬刺泥鳅等。,但它们的数量和重量都远不及黄鱼。因此,在青海湖,黄育是最引人注目的“主角”,而每年繁殖期,黄育的集体迁徙更是将“表演”推向高潮,给无数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密密麻麻的黄花鱼聚成一片,在“头鱼”的指引下沿着湖岸游动,形成一条随海浪绵延数公里的“暗带”。最终,大量的鱼类聚集在江湖交界处,成群结队地逆流而上,到支流上游产卵。


2022年6月,青海湖黄育迁徙

最近青海湖附近出现了这壮观的一幕,鱼恢复的效果一目了然!

每年的4-8月是黄花鱼的洄游季节,排卵高峰在6月20日-7月10日。从当地导游的直播间可以看到,黄育的洄游规模真的非常大,鱼甚至要把湖水染成黑色,鱼多得数不过来!

青海湖是一个咸水湖。为什么有这么多鱼?相信很多人对此都有疑问。

从水质来看,青海湖的状况并不理想。

首先,水体透明度高达8~9米,营养较差,缺乏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基本食物。其次,湖水温度低,年平均温度只有1.2℃,鱼类生长非常缓慢;而且青海湖盐度高,在高盐度胁迫下,鱼类的繁殖会受到抑制。


黄育

以上三个因素都是客观存在的,黄花鱼的生长也确实受此不利影响。

由于缺少饵料,水温低,黄育平均每年只长50克,长一斤需要10年。由于湖水含盐量超过12‰,pH值高达8.90~9.09,黄花鱼性腺发育也受到抑制,卵巢和精巢不能自然成熟,只能在水质清洁的淡水支流产卵。


黄育

黄育能适应青海湖的恶劣环境,在湖区生长育肥,这本身就是生命的奇迹。分子生物学表明,黄育的祖先实际上是黄河鲤鱼,后来由于地质运动,它被迫留在青海湖。经过十几万年的自然进化,就成了现在的裸鲤。

因此,黄育是青海湖的“老土著”。这种独特的种质资源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其地位几乎是其他鱼种所不能替代的。

黄育移民有多难?

黄育恢复的又快又快,人口又不多,自然繁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黄鱼洄游的支流有黑马河、布哈河、刘莎河、泉基河和哈尔吉尔河。作为黄鱼洄游的必经之路,这些河流每年都会定期出现“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奇特景象。


“半江清水半江鱼”场景

黄育的自然复制并不容易。在“头鱼”的带领下,鱼群需要克服一系列障碍。

第一,青海湖流域,上游支流地势较高,江湖之间有一定落差。跨越障碍时,亲鱼需要跃出水面,跨越台阶。中间会被各种水禽捕食,繁殖群体损失惨重。当然,水禽处于“水-鱼-鸟”的生态圈,捕食黄鱼也是自然现象。


数据映射

其次,黄花鱼迁徙数百公里,途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洄游繁殖需要亲鱼有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鱼龄在5~7岁左右(头鱼可达40岁以上),体重至少要90g才能完成这个过程。


上图中,大黄鱼是今年的第一条鱼

第三,黄育对产卵场很挑剔,对河床环境和水温都有要求。

黄育喜欢在卵石、砾石或细沙河里产卵,水深要在1米以内,水质要清澈见底。在找到合适的产卵地后,这些鱼将不得不等到河水达到理想的温度。结果表明,当水温低于6.2℃或高于17℃时,黄花鱼不会产卵,适宜的水温为9.5~15℃左右。


黄育

黄海湖鱼:为什么危机四伏?

黄育仍然进退两难。与开发前的32万吨相比,黄育的回收率仅为30%左右。黄海湖鱼类陷入危机,与过去的过度捕捞和资源破坏有直接关系。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流入青海湖的河流数量不断减少,从108条减少到目前的不足10条,其中环境适宜的河流只有4~5条左右。

支流的减少对应着繁殖规模的锐减。在为数不多的河流中,刘莎河和泉基河上建了许多水坝,但由于水坝太高,超过了黄育的跳跃极限,迁徙通道被堵塞。


数据映射

另一方面,过度捕捞也使黄育的情况变得更糟,导致资源急剧下降。上世纪60年代,由于中国缺粮少食,黄育成了青海人的“救命鱼”,数万人“以鱼代粮”,开始了旷日持久的青海湖渔业开发。

当时黄育的资源极其丰富,平均体长30cm,单只黄育重约500g。1960-1962年,湖区渔获量达7.3万吨,单日最高渔获量为70~80吨。70年代,黄花鱼的繁殖明显赶不上捕捞量,总储量锐减至0.4万吨

2002年,黄花鱼只剩下2592吨。在这个紧要关头,青海省果断行动,保护并严格封湖养鱼。截至2020年,已连续5次封湖。


青海湖禁渔

在封湖期间,青海省刚察县拆除了支流上的大坝,并在刘莎河修建了7条迁徙通道。每个通道的台阶的高度被设计成是鱼的长度的1.5倍,台阶的宽度是鱼的长度的3倍。保证了科学性,提高了偏移效果。


4万多条洄游黄鱼被困,当地民众前来救援

除了自然繁殖,黄育的增殖和释放也没落下:

2002年至2021年,青海湖共放流1.76亿尾鱼苗,鱼苗液长7.5至10厘米,重5克。人工育苗成活率达到80%以上,对青海湖渔业资源的贡献率达到25%。通过人工繁殖和放流,黄花鱼的平均体长、体重和年龄都有所增加。


油炸

在各种措施的保护下,黄育的储备不断增加。增长率是多少?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S2/]2007年,黄鱼资源估计为2万吨,2014年为5万吨,2021年为10.85万吨。【/s2/】整体来看,黄花鱼年生长量在4000 ~ 8000吨左右,部分年份超过万吨,如2013~2014年。

按照这个速度,从10万吨恢复到32万吨显然任重道远,保护不能放松。


媒体报道

总之,青海湖是中国生态的一大奇迹,黄育的恢复具有特殊的意义,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37323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8
下一篇 2022-08-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