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百花齐放让“金手铐”成色更足

股权激励百花齐放让“金手铐”成色更足,第1张

股权激励百花齐放 让“金手铐成色更足

核心提示

加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已成为近年来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抓手。近日,国资委(SASAC)明确指出,要加大力度有序推进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在前两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企业数量大幅增长的基础上,要千方百计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力争今年继续保持应有的数量和质量。

“实施股权激励后,最大的变化是公司团队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全面完成。”中国化工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东华科技相关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下一步,公司将视情况推进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

近年来,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案例越来越多,呈现出常态化、多元化、扩张化等一系列变化,体现了企业对这一“药方”的接受和认可。专家表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在覆盖面、方案适应性、实施效率等方面仍有提升空,类似案例还会继续增加。建议进一步细化完善政策,丰富激励方式,增强激励穿透力,扩大激励覆盖面,提高执行效率,增强考核弹性有效性。同时,要坚决避免把“激励”变成“福利”。

●“工具箱”不断丰富。

“下半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新增激励计划数量将继续增加,有望再创新高。”专门从事股权激励咨询的咨询公司高级合伙人方说。

股权激励从“星星之火”逐渐变成“燎原之势”,源于近年来股权激励“政策包”和“工具箱”的不断丰富和升级。2019年11月,国资委(SASAC)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工作的通知》,打开了央企实施股权激励的政策空空间。2020年4月,国资委(SASAC)发布《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指引》,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提供了系统全面的政策指引和实践指南。今年5月,国资委(SASAC)发布的《提高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提出,统筹运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和科技型企业股权及分红政策,加大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力度。

“最近两年出台的政策比前几年更贴近市场需求,进一步打开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空空间。”方对说道。

得益于丰富完善的政策体系,央企和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数量持续上升。根据中智咨询公司提供的数据,今年前5个月,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披露新增股权激励计划26个,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其中央企控股上市公司9个。

作为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旗下的现代科技上市公司,东华科技先行先试,股权激励计划成为留住核心人才的关键举措。

“工程公司有明显的‘人性’特征。目前高端人才激励存在工资总额等一系列政策限制,人才流失问题突出,对业务发展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一些领军人物的‘跳槽’可能会抢走一个产品领域的业务市场。而股权激励的实施为解决对企业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核心管理和技术人员的激励问题提供了政策空空间。”东华科技上述负责人表示。

该负责人表示,公司结合中长期发展战略,深入研究,决定推进以股权激励为主的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建设,推动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实施。“实施股权激励后,员工队伍的执行力、凝聚力、向心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中国证券报注意到,近年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兵器工业集团、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等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均采取了早期股权激励。中国电科上市公司海康威视已实施五轮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充分激发了员工活力和企业发展内生动力。

在地方国企层面,各种股权激励“百花齐放”。

郑融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共有24个省份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披露了股权激励计划。其中,数量最多的省份是江苏,有13起。同时,股权激励的覆盖面不断拓宽。

“地方国有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明显超过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章启耀注意到,一些小市值的地方国有上市公司对实施股权激励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今年以来,地方上市国企100亿元以下的股权激励案例有12起。

“股权激励已经成为很多上市国企的‘标配’。”专家认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将在今年内落下帷幕,国企改革将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进一步深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推进的深度将进一步提升。

●贴近市场需求

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已经常态化,各种股权激励方案更加贴近市场需求,起到了激发企业活力、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

在方看来,与过去相比,目前,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至少在三个方面取得了进展。审批效率不断提高,门槛进一步放宽,实际收入水平不再受调控上限限制。

从实施股权激励的门槛上,适度放宽对行业范围尤其是企业业绩的刚性要求。方表示,股权激励的行业覆盖面已经大大扩大,涵盖了能源、电信、军工等领域。同时,根据宽严相济的原则,一些业绩下滑甚至不盈利的上市公司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实施股权激励。

在实际收益水平方面,方介绍,早些年,除了前端授予对预期收益水平的控制外,后端对实际收益也有上限,与真正的市场化激励相差甚远。后来监管部门明确,股权激励对象的实际收入不再受监管上限限制,使激励对象的收入与上市公司业绩和市值更紧密挂钩,从而激发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积极性。

得益于政策支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实施了许多股权激励的新举措。如北方华创采用“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的混合股权激励模式,是国内首家采用该模式的国有上市公司,获得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与激励前相比,公司净利润增长超400%,股价翻了三倍,核心员工离职率从15%下降到2.7%。

部分企业实施多期股权激励,行业龙头和大盘股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案例逐渐增多。“科技改革示范企业”股权激励覆盖率显著领先。

例如,海康威视推出了第五期股权激励计划,宝钢推出了第三期股权激励计划,国电南瑞和中国联通推出了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上述千亿市值的头部国企,股权激励常态化,基本上每两年左右推出一次新的激励计划,为公司留住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方对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避免过度激励,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重视激励与约束的对等,激励与约束平衡的特征突出。

“从工具选择来看,2021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和地方国企上市公司新增激励计划中限制性股票占比达到85.44%,占绝对主导地位。同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制定的指标及其有效性的严格程度明显高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CIIC咨询董事长李双告诉记者,近99%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激励计划设定了3个及以上的行权和解锁业绩指标,而非国企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中,约80%的股权激励计划只设定了1至2个行权业绩指标。

从东华科技的股权激励方案来看,其强约束、强激励的特征明显。

“公司本次限制性股票采用了2+4模式,限制性股票的释放期为2020年至2023年四个会计年度。它设置了两个层次的考核指标,即公司绩效水平和个人绩效水平。激励对象至少需要锁定24个月,考核达标才能获得收益。”东华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系列指标的设定将引导公司管理层树立长期经营、长期业绩的理念,避免管理层的短期行为,深化长期成长的理念。

CIIC咨询的数据显示,2021年披露激励计划的国企控股上市公司中,岳阳林芝、仲达物业、上港集团、首钢股份、宝钢包装、上海电力等近10家企业设定了3类以上考核指标,充分体现了激励约束平衡的导向。

●激活企业的“利器”

股权激励已经成为国企吸引人才、激活企业的必备“利器”。

“今年1月首批限售股解禁后,我及时兑现了相应的收益。我感觉自己这两年的努力得到了体现,对公司的归属感也进一步增强了。”东华科技的一位技术人员说。

“2019年拿到限制性股票激励的时候,直观感觉还没有那么明显。后来随着公司股票上市,感觉明显不一样了。”上述人士表示,由于解除限售条件与公司业绩指标和个人考核紧密挂钩,个人和公司层面都不存在懈怠的担心。虽然工作中有很多困难,但我想的更多的是尽可能的克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任务,促进公司层面目标的实现。

数据显示,东华科技股权激励计划实施后,2019年至2021年业绩稳步增长,营业收入从45.18亿元增长至60.0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7%;净利润从1.77亿元增长到2.4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8%;股票市值从2019年末的36亿元增长到2021年末的79亿元,增长119%。

不仅仅是东华科技,大多数实施股权激励的国有上市公司都在经历业绩和市值的双增长。

安和威特咨询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净利润为正的a股国有控股公司中,股权激励计划中考核的那些公司净利润增长率中位数达到40%,高于其他国企30%。股权激励的实施对公司业绩增长起到了助推作用。

“集团积极鼓励旗下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激励。目前已有北方导航、安杰利实业、内蒙古一机、凌云四家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兵器工业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股权激励的实施,充分激发了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比如北方航海和安杰利实业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2.8%和40%。

兴业证券研究发现,2022年以来的上市国企股权激励事件中,央企和地方国企股价在股权激励方案发布后的5个交易日内显著跑赢大盘。其中,央企整体超额收益率达到6.46%。

例如,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后,云天化公司的市值在过去三年里增长了5倍。2019年至2021年,云天化经营业绩持续增长并实现目标,股权激励实现两次解锁行权。

专家表示,股权激励效果显现,有望出现更多提高国企运营效率的案例。

●提高激励有效性。

专家指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覆盖面仍然不够广。一方面由于部分地方和国企改革缺乏内生动力,另一方面由于经济运行和企业发展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激励计划可能难以解锁。此外,如何提高股权激励的实施效率也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问题。

一家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上市央企的股权激励计划需要逐级上报国资委(SASAC)审批,完成这个工作流程需要较长时间。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放宽相关政策限制。例如,对于被SASAC评为优秀的央企集团,可考虑授予其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审批权,以提高审批和执行效率。“深化国企改革是为了给企业更大的经营自主权,但一些地方当局太过小心。”当地一家国企的相关负责人说。

如何进一步丰富激励方式,增强激励穿透力,扩大激励覆盖面,是下一步政策实施的重点。方建议进一步提高股权激励计划绩效考核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对于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其绩效考核标准要综合考虑,避免“一刀切”。比如业绩基数大的企业,增长曲线自然会更平缓。

上述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建议,根据企业类型的差异,进一步调整对被激励人比例的限制,确保企业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共享公司发展成果。

同时,专家强调,在实施过程中,要坚决避免把“激励”变成“福利”,把股权激励当成套现工具。北师大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宋建议,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应进一步提高股权激励机制对企业文化和企业目标的适应性,避免激励不足和过度激励。同时,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有序推进上市公司股权激励。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越来越市场化,未来会有大的发展空。”方认为,深化国有企业股权激励改革将是一个审慎而长期的过程。随着上市国企股权激励有效性和灵活性的提高,激励空进一步放大。股权激励将以激励与业绩增长的长期联动为方向,以激发核心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目标,进一步提升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为公司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促进国有企业整体资本绩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37222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8
下一篇 2022-08-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