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数学平均分

2017高考数学平均分,第1张

37.8分,2022高考数学平均分出炉?其实这才是史上最难高考数学卷

来源|快速微课(ID: ireads2)

今天家长们在传这样一个截图:

指望它,和高考阅卷差不多。早在几天前,就有一张广东高考平均分截图:

此后,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对该传言进行了驳斥,称“这是毫无根据的。”

官方公布:预计整体评卷工作将于今日21日结束,结果将于25日左右公布。

对于官方的谣言,网友又调皮了

有人在网上贴出了江苏高考数学阅卷各题型的详细平均分。

我们注意到流传的版本不同。但是分数不高是真的。

有人说今年的高考成功打破了2003年江苏高考平均分68分,是数学皇帝葛军创下的。葛军的记录保持了20年。在一片喊“难”的声音中,有网友认为今年的数学卷出了问题。太难或者太简单的题都是失败题。

1984年高考数学平均分17

其实平均分50多分还不是高考史上最难的。建国以来恢复高考后,1984年诞生了史上最难的一张试卷。

那一年,满分100,全国平均分26,北京考生平均分17。

1984年《人民教育》第12期发表文章批评说:

今年的高考数学(理科)题不适合高校选拔新生,也不符合当前中学数学教学的要求。问题棘手,难度大,排列不当,分布不均。比如安排没有考虑到考生的心理状态,采取了先易后难的做法。选择第一个大问题的答案。每道小题都要求考生充分认真地思考自己所学的内容。经过推理,他可以通过去伪存真得到正确答案。但试题明确规定选错要扣分,这无疑增加了考生的心理压力,越怕丢分越紧张,不利于考生思维能力的发挥。


1984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难度不亚于现在的全国联赛。1984年数学试卷的第六、第二、第七、第八题,经常被以后的竞赛命题人用作模拟题!

但也是那一年,马云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三次高考,以差本科总线5分的成绩被杭州师范大学英语系录取。

2003年高考的数学题让全国都哭了

2003年是第一次在六月举行高考。传说高考难度那么大是因为高考试卷被偷了,高考用的数学卷是备用卷。

有人描述当年数学考试后的惨状:

考完数学,我坐在后面两个座位上,扶着桌子哭着说:“他妈的又要一年了。”我对面的哥们一收纸就流鼻血。出了考场,发现整个考场(半个学校),哭声直接成了背景音。那年从考场出来,我听到了哭声。那些用头撞墙,砸桌子的,那些平时背着父母老师的,什么都不管。他们相拥而泣,那叫一个悲壮。

论坛上有人这样描述

虽然十二年过去了,但每次高考季来临,我都忍不住想起2003年那场噩梦般的全国卷!那年非典肆虐,谣言四起,高考第一次从7月提前到6月。整个复习进度完全被打乱了!更要命的是,据说四川南充高考卷被盗,B卷临时启用!三年来,哥大重点高中大踏步前进。高考前三次模拟总分都是630+(满分750),但是那一年数学卷和综合书简直BT!

记忆犹新的是数学卷上奇怪的移动台风和解析几何动态抛物线。两个大题加起来26分,我拼了命把解题过程都写出来了。可悲的是余弦定理和两点一次方程都是手工计算,步骤之多也算手抽筋!紧张的时候算错了结果,过程中他妈的一分都没得!直接导致我的数学成绩从平时的130+降到了102!

最后一个附加题,不知道哪个脑残的,居然用到了我只在竞赛题里涉猎过的递归数列和归纳法。我淡定的看了眼,果断放弃。记得考完数学走出考场的时候,旁边一个女生蹲在地上放声大哭,像是在诉说她无言的无奈和痛苦!据说有考完数学心里崩溃的,直接放弃后面考试的,但是没亲眼见过,只是听说过。

不服气的可以自己试试:

一个网友的数学高考回忆

又是一个高考季。看到很多高考帖子说这个省难,那个省不好过,我心里笑了——十几年过去了,2003年高考全国数学卷依然高居整个高考历史榜首,一统天下的气魄不减。在那个时代,是幸运还是不幸?

悲剧的背景是全民抗击非典的时候。我一个人去考场,戴口罩的人很少。当时普遍的心态是要么进,要么死。只要教育局没通知,就算僵尸病毒来了,我还是会去的。

虽然十几年过去了,但120分钟的每一个细节我都还记得。卷子下来了,第一题蒙住了眼睛,接着是第二题。我有点紧张,但我仍能努力保持冷静,但第三个问题是...别以为我成绩差,我是我们中学第一。我不想了。今年好难。就这样,我做完了选择题,40分钟过去了。只有两个问题是肯定的。我不能在四年内失去它。

我只能骗自己。应该填空算一下比较好。结果只有两个问题要填空。

你可以计算一下我当时的精神阴影面积。我人生测试选填空会掉30分!又过了40分钟!

计算题第一题,按照套路,是送分。应该有简单的方法,但是20分钟后,我没有找到,就回去手工算了一下。第二个问题,很顺利。第三题没有,第四题一半,第五题没有。

结束了。完全结束了。

还剩35分钟。我用1分钟估算了一下。假设60分钟。这还是一个不保守的估计。真的,突然一股电流从头到脚。考场里只剩下不到一半的人了。能坚持下来的,勉强走出考场。几个坚持不下去了的考生相继被监考老师抬走。楼下已经有哭声了。

我对自己说,机会来了。我不想摔倒,也不能摔倒。上班的父母在家期待的是王者归来,而不是复读机。怎么办!!!!

我花了五分钟思考对策。能做的不会错,不能做的写作过程,不能理解的放弃。

从选择开始,无论什么方法都能给出最有可能的答案,都是好方法,一问尽透!

按铃,把它卷起来。心里什么都没有。我只知道我没有半途而废,我没有抱怨,我没有哭泣。我挺过了人生的大考。不敢想结果。我真的不敢去想他们。我觉得给多少分都正常。回家父母问我怎么样,我只能说还好。

第二天,考试率不到一半的时候,大街上摸黑送考的家长不见了。

该揭晓分数了,108分,全校第一,全省应该也能排进500强。

当时我省重点线是501,90%的重点学校都是这个分数起步的。数学平均分应该在70左右。

一篇论文,一场悲剧,120分钟,和死一样的压力,只是正。高考就这么考!

有人说,只要高考制度还在,双降就是笑话。你同意吗?

转眼间就是双减一周年了。学生和家长减负了吗?大家各抒己见。

[欢迎转发并留言 ]

- END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36964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8
下一篇 2022-08-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