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作品为什么教材不用了

鲁迅先生作品为什么教材不用了,第1张

人教社回应“语文教材删减鲁迅作品”:没有的事!

6月29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官方微信微信公众号发布《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回应“语文教材删除了鲁迅作品”的质疑。

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对五四以后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世界文坛上享有盛誉。鲁迅作品一直是中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代又一代的中小学生从他的作品中学到了典范的语言、睿智的思想和深刻的批判精神。建国以来,虽然中小学语文教材经历了多次调整,但鲁迅一直是从教材中选取作品最多的作家。

六年级上册,小学语文课本里已经安排了“第一次认识鲁迅”的专门单元,里面不仅有鲁迅的代表作品,还有其他回忆和纪念鲁迅的作品。《青春跃动的大地》选自鲁迅小说《故乡》,已入选系列教材,是小学生最熟悉的鲁迅作品。《好故事》,选自鲁迅散文集《野草》,创造了一个美好的梦。六年级上册选自鲁迅侄女周野的回忆文章《我的叔叔鲁迅先生》。通过生动的事例,表现了鲁迅先生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关怀。臧克家的诗《一些人——回忆鲁迅》歌颂了鲁迅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中华园》这一单元的“积一日之功”栏目中也安排了鲁迅的名言,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鲁迅的思想。编写小学语文教材的目的是引导小学生了解鲁迅的基本情况,初步感受鲁迅的文学成就和精神品质,积累鲁迅作品的阅读经验,为进一步学习鲁迅作品和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

7部鲁迅作品选自初中语文统编教材,5部选自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共计12部鲁迅作品,包括3篇散文、5篇小说和4篇杂文。如下所示:

这些作品堪称“最经典”的文本,几乎每一篇都被选入十余套语文教材,是几代中国人最熟悉的文章。仅从改革开放以来这些作品在主要初高中语文教材中出现的频率统计,《故乡》入选14套语文教材,《孔乙己》13套,《藤野》12套,《社戏》11套,《从百草园到三潭印月》10套,《有中国人失去自信》10套,《祝福》10套,《纪念》10套。

阿昌和:相对于以上作品,出现在文字中并不算早。1990年进入自读教材,后来成为2001年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人教版标准版、统编版的课文。这篇杂文的风格充满了温情,不同于鲁迅尖锐陈旧的杂文风格,有助于学生了解一个更加立体的鲁迅形象。

除了课文,初高中语文教材统编还以各种方式开展延伸阅读。

一、通过课后的“思考与探索”来拓展阅读。比如学习藤野先生后,拓展阅读<呐喊>:前言,深刻理解作者思想;读《社会歌剧》,引导学生扩大阅读原文开头,通过完整的文章阅读,进一步把握文章主旨;学习《孔乙己》后,拓展《示众》、《医学》等小说阅读,通过比较阅读,分析理解看客形象。

第二,通过“名著导读”板块拓展阅读。七年级教材第一册中,设计了名著《晨花夕拾》的导读部分,以鲁迅的散文作品为重点,引导学生从“鲁迅的童年”、“鲁迅作品中的那些人物”、“鲁迅的儿童教育观”等话题学习《晨花夕拾》全书。

第三,通过选取别人回忆鲁迅的文章,丰富学生对鲁迅的了解。比如七年级下册选入萧红的《缅怀鲁迅先生》,通过生活琐事还原一个“真实的、人道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比如在《藤野先生》之后,加入来自徐守尚《死党鲁迅印象》的片段,帮助学生了解鲁迅“弃医从文”的经历。

统编语文教材通过“1+x”的延伸阅读和介绍他人的鲁迅写作,在文本中与鲁迅作品形成立体结构,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的文体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和策略,真正走近鲁迅。

从教材中选出来的鲁迅作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根据教材编写框架的需要做一些调整。这是基于中小学教材统一规划,考虑一线教学反馈的正常调整。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鲁迅先生的作品从未大规模“退出教科书”,鲁迅先生一直与所有使用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孩子们同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33213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5
下一篇 2022-08-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