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的困境

乡村教育的困境,第1张

发展乡村教育,提升乡村家庭教育质量迫在眉睫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农村家庭教育日益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在日前举行的“关注农村家庭教育,赋能乡村振兴”家庭教育论坛上,专家指出,农村儿童家庭教育面临一些问题,如观念陈旧、农村缺乏家庭教育专业人才、农村学校家庭教育指导能力薄弱、农村家庭教育支持功能缺失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家庭教育和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成为乡村振兴必须啃的“硬骨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在乡村振兴教育中起着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实现巩固扩大教育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对接,以振兴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是教育的职责和使命。在国家乡村振兴总体战略的指引下,农村教育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期和新阶段。作为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村家庭教育质量迫在眉睫。

家庭教育关系到广大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民族的长远发展。目前,农村家庭教育是家庭教育体系中特别薄弱的一环。农村家庭教育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家庭原因和社会原因。比如家长教育素养薄弱,家校合作意识薄弱,农村学校家庭教育指导能力不足,家校合作难以开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家庭教育不仅关系到个人,还关系到社会和国家培养什么样的人。基于当前农村家庭教育的困难和需求,需要通过国家政策引导、专家团队研究、教师专项指导、家长参与培训等方式,探索农村家庭教育的新路径和新方法,增强农村家庭内生动力,提升家庭幸福感。

政府应坚持推动与鼓励并举,营造重视农村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地方有关部门要构建全方位、多样化的宣传渠道,把家教家风建设作为主要教育内容,构建农村德育新阵地,不断丰富农村家庭教育形式。提高各级教育平台在线影响力,推进城乡家庭教育在线学习平台互联互通,建立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体系。挖掘农村劳动力教育资源,推进农村和城市家庭教育互联互助,构建城乡社区家庭教育沟通机制,不断缩小城乡家庭教育差距。

专家应当定期开展研究,为农村家庭教育提供智力支持和科学指导,不断推动农村家庭教育的实施。逐步引导农村家庭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合理确定子女的成长目标,切实履行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同时强化学习意识,提高教育能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相关教育部门要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农村教师专业培训的内容,提高教师家庭教育指导的能力和水平。完善农村家庭-学校-社区协调机制,形成家庭-学校-社区协同教育的有效模式。要配合妇联等部门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依托农村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积极为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提供支持。

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21年民政部数据显示,到“十三五”末,我国农村留守儿童643.6万人,其中96%由隔代爷爷奶奶监护,由亲友临时照顾。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和监督,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更容易出现空白。因此,有必要为留守儿童制定相应的配套实施方案,合理引导其父母更加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不仅限于家庭,还包括学校或者网络。如果不能长时间陪伴孩子,家长应尽量通过网络视频与孩子保持在线交流,重视孩子的情感价值,积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和成长意识,注重孩子文明素质的培养。乡村教师可以让班级集体成为乡村孩子的“第二个家庭”,让孩子从中获得知识和情感,尝试填补家庭教育的空白空。

守望乡村,每一个农村家庭都捆绑着一片广袤的土地,每一片土地都捆绑着乡村振兴的未来。相信随着各项措施的不断深入,农村家庭教育会少一些艰难和无奈,多一些理性和温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30521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3
下一篇 2022-08-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