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列车首批乘警揭秘:执行年任务,为何从未踏足香港?

沪港列车首批乘警揭秘:执行年任务,为何从未踏足香港?,第1张

沪港列车首批乘警揭秘:执行3年任务,为何从未踏足香港

香港回归前夕,1997年5月19日8时08分,首趟沪港列车驶离上海火车站。经过近30个小时,承载着华夏儿女的期待和希望,我们从“东方明珠”驶向“东方之珠”。

“车厢里挂着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站台上有送别的队伍,所有乘客的脸上都是笑容。”59岁的铁路公安民警董磊在电话那头说起25年前沪港第一次列车安保任务时,激动而自豪。

董磊和同事们的老照片

全新的沪港专列为内地与香港、上海与香港之间的交流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陆路通道。人员往来、贸易往来、文化交流,伴随着铁路轨道的延伸和衔接,沪港两地的交流也上了一个新台阶。

董磊记得,火车采用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技术。火车上的软件和服务都是独一无二的,白红蓝的车体配色和大兴的绿皮车不一样,都显示了这列火车的特殊地位。“沪港列车乘务员是按照空的要求招聘的。不仅对学历、身高、视力等有要求。,还要有基本的粤语和英语会话能力,甚至会计算汇率。”

左图为董磊。

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归祖国怀抱。三十出头的董磊成为香港回归后第一个执行保障沪港两地火车安全任务的警察。

令人惊讶的是,在沪港列车工作三年多,董磊从未真正去过香港。“乘客在上海上车后,还需要在东莞常平站办理通关手续。”董磊告诉记者,25年前,沪港列车隔天发车。当它从上海出发时,由16节车厢组成。到达广州东后,列车被重组为12节车厢。“到达广州的乘客将下车。到达香港的乘客必须在登机前卸下行李并办理海关手续。”

而董磊和其他铁路警察必须在深圳站下车。火车从香港返回后,他们将随火车返回上海。“因为内地警察不能在香港执法,我们只能跟着车去深圳。列车通过后,香港的执法力量负责列车和乘客的安全。”

从今天的车站往回看,上海和香港的火车速度都比较慢,乘客下车过海关都不是很方便。但开通之初,沪港列车相当火爆,几乎到了一票难求的地步。“那时候往返上海和香港的航班很少,机票也贵。此外,上海人去香港旅游的热情非常高,探亲和做生意的人很多。很多乘客都是提前一两个月买的票。”

上世纪90年代,香港被誉为“亚洲四小龙”,繁荣程度和开放程度远超上海。在沪港专列的车厢里,董磊“收获了很多知识”,感受到了两地的文化差异。

“公鸡箱,手机,这些当时很少见的东西,在火车上经常能看到。”董磊说,这两样东西几乎是香港商界人士来内地做生意的出行标准。“他们还会给工作人员小费,这真的是以前只在外国电影里看到的情节。”

春节期间,香港游客也会给工作人员发红包。“他们称之为‘李李’,在里面放5元和10元的港币。虽然金额小,但是按照规定我们不能收。他们说这是香港的传统习俗,他们想要一场好戏。”

虽然有细微的差别,但两种文化的根源是相同的。当时香港的娱乐文化已经进入黄金时代,香港电影、香港音乐风靡华人世界。同时,越剧等传统文化在香港也很受欢迎。“在火车上,经常可以碰到来香港演出的越剧团、昆剧团。他们背着大大小小的箱子,有时在车厢里哼几段。乘客们都很开心。”董磊猜测,可能是早期从内地移居香港的人怀念“乡音”。

董磊分享的老照片

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上海和香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包括铁路。2018年9月23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投入运营,浦江与湘江的时间空距离再次拉近。“复兴号”列车开始往返两地,沪港进入高铁直达新时代。此前沪港列车已经三次升级,从普速到特快再到直达。

除了硬件的不断完善,旅客办理通关手续也越来越方便。2003年1月,海关、边检等部门在上海站设立临时海关、边检口岸,旅客可在此办理出入境手续。2018年,根据全国人大批准的《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关于在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设立口岸实施“一地两检”的合作安排》,旅客只需在香港西九龙站使用“一地两检”方式出入境,在内地和香港闸口完成出入境通关手续,大大节省出入境时间。

解放日报上官新闻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作者:吴

阅读延伸

香港警队全面转入解放军队列:三个问题:一个“正步”

2022年7月1日,香港警队全面转入解放军队列。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这一变化无疑是历史性的。

今天上午8时,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金紫荆广场举行升旗仪式,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在直播中,我们可以看到香港纪律部队的旗手手持制式武器,肩上扛着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音乐中,他们迈着急行军入场。随着口令的变换,香港纪律部队的旗手们正从快步走向解放军,走向升旗台。

视频截图

据了解,今年年初,香港入境事务处、海关、消防处和惩教署已先后转入解放军队列。据人民网此前消息,2022年7月1日,香港警队也将全面转入解放军队列。有人不禁要问,军队为什么要走正步?我军的正步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驻港部队是如何训练的?

今年5月26日,驻港部队微博发布纪录片《正步》。影片称,从2021年开始,邀请驻港部队为香港纪律部队组织解放军队列训练。

解放军教官透露,学员大多是各大纪律部队的教官。他们在学会自己的动作后,还需要了解解放军小组训练的经验和方法,然后教给其他香港警察。除了纪律部队教官的言传身教,据悉,香港警察学院推出了中国式行军操电子学习课程,介绍中国式行军操的引入和运用,中国式行军操与港式行军操的关键区别,以及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据香港警方介绍,课程结束时会有一个小测验,完成小测验的人会得到一个证书。学院还推出了中国式行军训练日教材,派出行军教官,在各单位训练日帮助一线人员学习中国式行军的基本动作和口令。

此前,据环球网披露,2021年2月,香港警察学院举办了中国式队列训练课程,由解放军驻港三军仪仗队队员授课。学员来自不同的纪律部队,包括入境事务处、香港海关、惩教署和消防处的步操教官。训练内容包括原地和行军过程中的行军动作,以及军旗、指挥刀、步枪等行军动作。

高迪泉接受采访

影片中,香港纪律部队教官高迪泉表示,警队以前用的英军行军动作很大,但细微动作很少,而解放军队列正好相反。高迪泉还透露,从去年10月开始,香港警察学院新招收的督察级和警级学员已全部转入解放军训练队列。“从游行到排队,我们迈出了有意义的一步,这是历史性的变化。我们背后有祖国强大的后盾支持每一个香港人。迈出一小步,不仅仅是一步,更是我们民族自信心和民族感情的深化。每一步都离祖国更近。”

军队为什么要迈正步?

正步是军队队列的礼仪性步伐,主要用于接受检阅,在阅兵中迎接军旗,队列前徒步迎接首长。它也常用于外事礼宾、升旗仪式、军乐表演等场合。因为走路时脚是向前踢的,所以俗称踢、荡、拉。

各国军队练正步有几个主要原因:

首先,走正步不仅仅是一种礼仪。军队强调的是士兵的形象和整齐划一。正步是体现军队尊严和士气的一种形式,因此受到重视。

第二,世界公认,踏步的做法是提高士兵纪律性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所以,踏步的做法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培养士兵的服从意识和组织纪律性。

第三,正步是士兵队伍中最严格、最艰苦的训练。通过正步训练,有助于磨练意志,培养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精神。

解放军正步起源于什么时候?

中国军队的正步可以追溯到袁世凯的小站训练。清末新军采用德式演习,连阅兵曲都引用德国。曲子是著名的普鲁士军歌《德意志皇帝威廉的训练》,歌名改为《一个大统帅的训练》。训练体系是“军纪”,即军姿和队列训练。当时“慢一步”和“正常一步”已经出现在新军的个别课目中。

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军、黄埔军校、国民革命军也基本采用德国式的行为准则,遵循类似德国的步法。

新中国开国大典,当时解放军各军兵种没有统一的行军标准。一个很大的原因是近代中国引进的军事训练法典来自不同的国家——中国海军在历史上深受英国影响,所以海军方队采取了类似英军的高摆臂、大跨步。军队遵循德国队列训练法。

解放军官兵练习踏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军开始正规化建设。当时中央军委认为苏式正步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军人,最终决定放弃苏式正步,采用刘伯承自己制定的步兵守则。这个步兵守则是以德国式的正步为模板,借鉴苏联的经验进行了修改,主要是增加了手臂的摆动,调整了步幅,以适应中国人。

1950年,根据中央提出的军队统一指挥、统一制度、统一编制、统一纪律的要求,时任总参军训部部长的肖克组织有关人员开始撰写纪律、内务、队列三个条例,并将右倾化的内容写入条例。

1951年,我军颁布了第一部《队列主义(草案)》。从今年国庆阅兵开始使用正步这个基本动作。此后,我军在阅兵中采用了正步走。这种中国式正步借鉴了德式和苏式正步的经验并加以改变,使之更适合中国人的体型,同时也更端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29257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2
下一篇 2022-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