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化中心图书馆闭馆时间

天津文化中心图书馆闭馆时间,第1张

天津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恢复开放的工作指南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指导全国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继续实施疫情防控,稳步做好恢复开放工作,根据国务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防控措施指南》,特制定本工作指南。

一、对外开放的总体要求

(一)坚持分类,不搞“一刀切”。高风险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站)将继续关闭。中低风险地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的恢复由当地党委政府决定。

(二)坚持防疫优先,做好恢复对外开放的预案和准备工作。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要继续把疫情防控放在首位,毫不放松地做好防控工作。对于即将重新开放的场馆,要提前做好预案,制定科学可行的具体措施,并根据当地防控部门的最新指导意见及时进行动态调整,确保安全。若场馆及邻近区域出现确诊或疑似病例,场馆将不再开放。

二。加强员工健康监控和管理

(3)做好员工健康监测和报告工作。根据当地要求,做好员工健康管理,掌握员工出行轨迹等。,并对去过疫情严重地区的人员实施居家隔离观察。员工入库(站)前应检查体温,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时及时报告。

(4)指导员工做好个人防护。员工要减少不必要的外出,避免去人多的地方;在人群密集场所,人们应按照《预防不同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口罩选择和使用技术指南》的要求,正确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

(5)减少员工聚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错时上班、弹性工作制或居家办公。加强员工用餐管理,实行错峰用餐,有条件的使用盒饭和散餐。要减少会议数量,就要缩短时间,控制必须召开的会议规模。参加者应戴上口罩,保持安全距离。

三。做好场馆防控工作

(6)分区域分项工程恢复开放服务。根据实际情况,分区域、分项目逐步重新开放场馆,不符合开放条件的场馆和容易聚集人群的项目暂时关闭。

(七)配备防护材料。各场馆应配备口罩、手套、消毒剂、洗手液等防护用品,为员工和游客提供必要的防护。

(8)保持场地通风。所有场馆都要保持通风,有条件的情况下首选自然通风。如果使用空音,空气供应应安全充足。

(9)加强清洗消毒。各场馆的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展厅、会议室、报告厅、餐厅、卫生间等区域,以及书刊、自助借还机、演出设备、展览设备等。,应定期消毒。

(十)加强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各场馆将通过设置告示牌、LED显示屏等方式加强疫情防控知识的普及,让员工和游客充分了解和掌握防控知识,支持和配合防控工作。

(11)继续提供在线服务。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在逐步恢复场馆服务的同时,要通过公共文化云等数字化平台不断更新内容,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四。加强对进出场馆人员的管理和服务

(十二)加强人员进出管理。各场馆应指定专人严格管理所有出入通道,并对进入人员进行登记。确保进入图书馆的人戴上口罩,并在入口处进行体温测试。只有温度正常,它们才能进入;体温超过正常温度的,应禁止进入,并及时向疫情防控部门报告;对不配合、干扰防疫工作的,依法依规上报相关部门处置。

(十三)采取措施限制人员流动。各场馆可根据情况实行实名预约服务,结合防控工作需要,控制每天参观总人数。

(十四)避免形成人员聚集。各场馆应对来馆人群进行疏导和分流,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展厅等公共空室人群保持安全距离。疫情防控期间,原则上不举办线下讲座、培训、演出、比赛等人员聚集活动。

五、异常情况处理

(十五)明确场馆防控责任。各场馆主要负责人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要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内部组织体系,明确疫情防控应急措施和处置程序,把防控责任落实到部门和个人。

(十六)做好疫情应对工作。场馆内如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要立即配合疾控部门采取隔离措施,加强密切接触者追踪和疫点消毒,并临时封闭场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28390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2
下一篇 2022-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