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代替孩子网购,意外发现“图案辣眼睛”,算是矫枉过正吗?

妈妈代替孩子网购,意外发现“图案辣眼睛”,算是矫枉过正吗?,第1张

妈妈代替孩子网购,意外发现“图案辣眼睛”,算是矫枉过正吗?

对于现在的很多父母来说,除非家里很有钱,其中一个可以全职在家带宝宝,否则大部分人都不怎么关注自己的孩子。最多也就是下班后检查他们的作业,私下跟老师了解一下孩子的学校情况就差不多了。

然而,在今年5月底“人教版数学教材插图”事件之后,很多家长变得警惕起来,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孩子。

尤其是在书籍和日用品方面,父母会格外关注和担心,怕孩子在不经意间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

大概是因为家长很认真,真的让很多家长发现更多类似“坏模式”的问题。

不是儿童网购,是妈妈无意中发现了“有花纹的辣眼睛”

有一个叫朱的女士,因为她11岁的孩子要给同学送儿童节礼物,所以她在网上给还在上学的孩子买了一些中性笔。

并没有引起朱女士的注意,但是收到货后,由于“教科书”事件的影响,朱女士更加关注了送她的中性笔,结果真的让她大吃一惊。

在一堆中性笔中,有一套中性笔的卡通印花在朱女士看来特别不好看。图案表现的是一个衣着暴露的女子,让人觉得眼睛很热。

有了“教科书”事件的经历,朱女士觉得事情很严重,于是马上找店家查询并退款。但被店家拒绝,原因是盲盒不能退款,购买的物品有实物图片。如果你不喜欢,你可以不买。

但朱女士并没有放弃,直接投诉到购物平台。【/s2/】但是最后没有得到理想的回复,被客服礼貌的挡了回去。

一般来说,大家来了就放弃了,但朱女士觉得这是一件对孩子身心发展和健康有负面影响的大事于是她直接联系曝光违法不良行为1818黄金眼节目并接受了事件的采访。

可以说,正是这种动作,直接让这个话题成功登上了各种社交软件的热门讨论榜,并引发了大众的参与。

然而,与朱女士所想的不同,在相关话题的讨论中,人并没有完全赞同她的观点,而是分成了两派。

面对文具印刷图案,人们众说纷纭。

也有人持和朱女士一样的想法。他们认为作为卖给孩子的文具,不应该有暴露的图案。属于不适宜内容的展示,有不好的暗示作用,会对小男生造成不好的影响。

店主和平台应该下架商品,并做出后续处罚和处理。应该追究制造商的责任,应该为儿童提供一个健康和安全的环境。

但在别人看来,这部叫《海贼王》的漫画已经出版很多年了。甚至可以说是很多80、90后青年的回忆。很多人都是看着它长大的。他们只记得自己对梦想和友情的追求,却不觉得自己的衣服有什么问题。

他们认为朱女士所指出的曝光问题是不存在的,的意思是她的人物设定也就那样,并没有真正曝光任何不该曝光的位置。因为动漫人物不能穿泳衣,所以对他们有不好的偏见。

而且他们还辩称,这套中性笔作为联名款,在店里是以预览图案展示的。朱女士购买时没有检查,是自己的错,不能把动漫拖下水。

我不得不说双方的观点都很有根据,各有各的道理。那么,你认为朱女士向店家投诉举报是在保护自己的孩子,还是有些过了呢?

作者寄语:面对儿童产品要理智。

从边肖的角度来看,其实这件事并没有完全的对错,只是双方都有道理,但也有需要反思的地方。

比如对于中性笔的卖家来说,作为漫画的联名产品,因为是面向所有消费者的产品,只要保证质量,销售符合规定等。,它会做它的工作。

但如果想避免麻烦,可以在购物时,在可能包含争议内容的内容中,做加粗标记和提醒。只要这个准备到位,事后出问题不是厂家说了算的。

至于朱女士,这么警惕真的很好,但至少要注意尺度。由于商家已经提前放出预告,消费者朱女士完全可以避免进行购买。

其次,在教育孩子方面,朱老师的态度反而会显得“欲盖弥彰”[S2/],更容易让孩子胡思乱想。可以说,只有家长正确引导孩子,孩子才不会轻易被不良信息影响,才会有自己的判断。

比如像现在各年级开设的身体健康课程,家长总是做出“无理取闹”的报告,认为是一些污秽的内容。

但其实脆弱的是掩盖和无知。在合理的教材指导下,可以更好的保护孩子。所以对于类似的事情,家长一定要做好调查再去干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伤害。

【今日话题】:你怎么看待朱女士的行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22999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8
下一篇 2022-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