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貌的意思是什么

喀斯特地貌的意思是什么,第1张

什么是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什么意思

岩溶地貌是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岩的溶解沉积、侵蚀沉积和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因斯洛文尼亚喀斯特高原而得名,在中国也叫喀斯特地貌,是中国五大造型地貌之一。喀斯特地貌在我国分布最广,集中在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在四川、重庆、湖南、山西、甘肃、西藏的部分地区也有分布。

原岩为石灰岩,被水侵蚀,产生许多洞穴、褶皱和悬崖,形成独特的地貌,称为喀斯特地貌。水对可溶岩石的作用统称为岩溶。它以腐蚀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刷、下切、崩塌等机械侵蚀过程。这种效应及其现象统称为岩溶。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高原的地名,当地称为Kras,意为岩石出露的地方。现代岩溶研究起源于这一地区,并因此得名。

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岩区。可溶岩有三种类型:①碳酸盐岩(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②硫酸盐岩(石膏、硬石膏、芒硝)。③卤化物岩(钾、钠、镁盐岩等。).总面积51×106平方公里,占地球总面积的10%。喀斯特地貌从热带发展到寒带,从大陆发展到岛屿。著名的地区有中国的广西、云南、贵州省(区)、越南北部、南斯拉夫的迪纳克阿尔卑斯山、意大利与奥地利交界的阿尔卑斯山、法国中央高原、俄罗斯的乌拉尔山脉、澳大利亚南部、美国的肯塔基和印第安纳州、古巴和牙买加等。中国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面积很大。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出露区,面积约91万~ 130万平方公里。其中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地区之一。以及藏北的一些地区。

喀斯特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按出露条件可分为裸露岩溶、覆盖岩溶和埋藏岩溶。按气候带可分为热带岩溶、亚热带岩溶、温带岩溶、寒带岩溶和干旱岩溶。按岩性可分为石灰岩岩溶、白云岩岩溶、石膏岩溶和盐岩岩溶。另外,根据海拔高度、发育程度、水文特征、形成时期等也有不同的划分。由不同成因引起的其他类岩溶现象统称为伪岩溶,包括碎屑岩岩溶、黄土和粘土岩溶、热熔岩溶和火山岩区的熔岩岩溶。它们不是由可溶岩组成,与岩溶性质不同。

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岩溶地貌最为发育。在这个地区,岩石裸露,有许多奇怪的山峰。常见的地表岩溶地貌有石芽、石林、峰林、岩溶丘陵等正岩溶地貌和岩溶冲沟、天坑、盲谷、旱谷、岩溶洼地等负岩溶地貌。地下岩溶地貌包括洞穴、地下河、地下湖泊等。以及竖井、芽洞、天生桥等与地表和地下密切相关的岩溶地貌。

岩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生产实践意义。岩溶地区有许多不利于生产的因素需要克服和预防,也有许多有利于生产的因素可以开发利用。岩溶矿泉和温泉富含有益元素和气体,具有医疗价值。洞穴和古岩溶面中有丰富的沉积矿物,古岩溶潜山是良好的油气储集构造。喀斯特地区的奇峰怪洞、明暗相间的河流、清澈的岩溶泉,都是很好的旅游资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22055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7
下一篇 2022-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