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泼水节这一天互相泼水是为了什么

人们在泼水节这一天互相泼水是为了什么,第1张

泼水节那天人们泼水代表意义是什么

在傣语中,水代表幸福,被泼水代表四季平安,一年吉祥。泼水节泼水是人们相互祝福的标志。预示着厄运被冲走,幸福就要来了。第二,少数民族的习俗,表达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美好的愿望。

泼水节又称“浴佛节”、“冷合上寒”,是傣族、阿昌、布朗族、佤族、德昂族、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那一天,中国西双版纳、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地,以及香港九龙城、台湾省新北市中和区等海外泰国人聚居地的人们一大早就起床了。泼水节是傣族新年,相当于公历4月中旬,一般持续3到7天。

泼水节是展示傣族水文化、乐舞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俗崇拜等传统文化的综合性舞台。它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泼水节上展示的掌哈、白象舞等艺术表演,有助于了解傣族人对自然的感知、对水的崇佛、温柔、冷静等民族特色。同时,泼水节也是加强西双版纳各族人民大团结的重要环节。它对西双版纳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合作与交流,对促进全州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泼水节起源于公元5世纪的波斯,当时取名为“胡——泼冷水”(又称“胡——乞冷”)。此后,泼冷水由波斯经印度传入缅甸、泰国和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并于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随佛教经缅甸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已成为一种民族习俗。

清明节泼水节后的第七天,德昂族泼水节最有特色的习俗就是给长辈洗脚洗手,除了泼水、跳象脚鼓之类的节目和傣族一样。德昂族的泼水节与傣族的泼水节相似但有所不同,傣族的泼水节大多在公历4月中旬左右举行。

傣族泼水节,又称“浴佛节”,傣语称“碧麦”(意为新年),多在公历4月中旬前后举行。西双版纳、德宏一带的傣族人也把这个节日称为“上汉”、“上简”。这两个名字都来源于梵语,意思是周转、变化和转移,意味着太阳已经进入黄道十二宫一周,开始过渡到新的一年。庆祝活动持续三到七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22041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7
下一篇 2022-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