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保构成什么罪

骗保构成什么罪,第1张

欺诈骗保行为有什么法律规定?涉及多少即可入刑?

骗保诈骗有哪些法律规定?

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司法解释: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障待遇的,是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欺诈骗取医保基金涉嫌犯罪。涉及多少可以判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关于诈骗罪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13年11月25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出台了《关于我省执行诈骗中“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标准的意见》,将我省诈骗数额的具体标准确定为:诈骗公私财物价值6000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1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500元以上

还有哪些常见的保险诈骗行为?

1.伪造虚假医疗服务票据,骗取医疗保险基金的;

2.将本人医疗保障证借给他人就医或者冒名顶替他人医疗保障证就医的;

3.非法使用医疗保障身份证明,套取现金,兑换药品、保健品、日用品等非法获利;

4.非法利用医疗安全身份证明,牟取药品、医疗器械等非法利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16809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4
下一篇 2022-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