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评价标准

长治市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评价标准,第1张

长治市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评价标准

长治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运行管理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精神,全面减少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实现“小学有作业,初中有作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义务教育阶段作业管理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落实长治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五大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的通知》中关于作业管理的要求,强化管理,严控总量,提高质量,全面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着眼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作业教育的功能,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独立能力,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坚持科学管理。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统筹关注学生发展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因材施教,精准设计作业。关注作业过程和习惯,充分发挥作业教学的诊断和改进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坚持协同育人。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的“减负”机制,引导家长和社会在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工作任务

家庭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重要载体。要加强作业与课堂教学的联系,把作业作为学习活动的一部分,合理设计作业,提高教学质量。

(一)完善运营管理体系

1。制定运营管理办法。各学校要将作业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明确对教务、教研、年级组、班主任、学科教师的要求,加强过程管理。教研室要加强对作业设计和实施的研究和指导。

2。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布置给学生的作业需要年级组、学科组、班主任、任课老师等协调。,并在显眼位置公示。

3 建立教师试用制度。通过老师的试做,找出作业的难度、时间、易错的地方、适合的学生群体,提高作业的针对性。

4。规范分配方式。老师必须面对面给学生布置作业。不允许他们通过QQ群、微信、钉钉等方式布置作业。,并且不允许使用校讯通、APP等。强行布置作业。

5。不要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学校不通过微信群、学生接力等信息平台给家长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二)控制工作总量

6。控制手术时间。小学一二年级可以不布置作业,但在学校可以适当安排巩固练习;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

7。标准布局程序。班主任提前组织各科老师内部协调作业,分配各科作业时间。各学科老师设计作业后,必须由班主任合理协调。

(3)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

8。把握作业的难度。注重思维的发展。作业的难度不应超过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克服机械和无效的作业,杜绝重复性和惩罚性的作业。

9。注意作业的类型。注意创设情境,设计实用、适用、探究的作业。探索弹性作业,提供多样化的作业选择。校外体育活动、家务劳动、欣赏文艺演出等。可以作为课后作业。

10。校本作业设计。加强校本作业资源建设,鼓励教师通过精选、改编和自主创作设计高质量作业。禁止组织学生购买省级目录以外的教辅材料。

1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与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努力做到“课内练”、“课下清”、“教学评价一致”,课后用“指导案例”代替书面作业,少留或不留书面作业。

(四)加强作业完成的指导

12。保证学生的自学时间。课后服务时间以作业辅导为主。原则上每周至少安排5节课。严禁无故挪用或占用,确保小学生当天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80%以上的书面作业。

13。及时批改作业。教师要按时回收作业,并进行整批批改,全面分析并及时反馈作业情况,提倡对学困生进行面对面批改指导。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安排适当的自评互评,对于完成基本作业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进行个性化辅导。

14。探索信息管理。探索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管理学生作业,应用信息化、智能化、大数据手段生成作业、批改作业、反馈作业完成情况,提高批改效率。

(5)建立运行监督机制

15。注意过程评价。学校应引入学校运营管理和监控方法,定期对优秀运营进行评估。将运营管理纳入绩效考核。评估内容见作业评估标准。

16。加强作业可视化指导管理。各县区教育局和市属学校要把作业设计、批改、评价和辅导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督导。教育部门将作业管理纳入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

1 7 加强监督和问责。加强市县两级监管,将作业减负纳入义务教育专项检查,规范办学行为。凡县教育局、学校和教师不执行规定,违反规定的,上级主管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通报批评、取消评优评先资格等处理。,并限期进行整改。

(六)科学利用业余时间

18。设置“无工作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实行“课堂无作业日”。每周除周末外,一周中有一天没有家庭作业或一科没有家庭作业。鼓励学生在作业日参加家务劳动、亲子阅读、体育活动、社会实践等有趣的活动。

19。好好利用你的业余时间。学校和家长要指导学生放学回家后完成剩余的书面作业,做好必要的作业准备,尽可能多做家务,开展适当的体育锻炼、阅读和文艺活动。督促学生按时睡觉,保护视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寄宿制学校要统筹安排课余学习和生活。

第四,营造良好的环境。

1。引导舆论宣传。积极宣传作业管理中的优秀案例,推广典型经验,引导学校、家长和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关注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学生的全面终身发展。

2。做好家校共育。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沟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努力营造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引导家长从学生身心健康出发,理性关注学生学习成绩,切实改变“学校减负、家庭减负、校内减负、校外减负”的现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16129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3
下一篇 2022-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